跳到主要内容

069

三二五 蜥蜴本生谭

〔菩萨=蜥蜴〕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一诈欺汉所作谈话。此一故事已于前(第三八第一四一之蜥蜴本生谭)详细说出。此处仍将此比丘带来,出于佛前云:“世尊!此比丘欺骗他人。”佛言:“汝等比丘!彼非自今日始,前生亦为骗人之事。”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。

主分

昔日,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,菩萨出生为蜥蜴之身,成长后,以美丽之身体,栖于森林之中,而一品行恶劣之苦行者亦其附近构筑住院居住。菩萨渔饵行路时见彼自思:“此为戒律坚固之苦行者之住院。”于是往其处礼拜行者,然后归于自己之栖所。

自此以后,某日之事,此恶徒行者,于自己归依者之宅得调理甚佳之肉,问曰:“此为何肉?”答云:“此蜥蜴之肉。”彼闻此难制味欲,自思:“杀常来我住院之大蜥蜴,可以食如己意所好之佳肴。”于是携醍醐、牛酪、香味及其它物品往彼处,藏棍棒于衣下,待菩萨之来临,为稳静之风而坐。蜥蜴到来,观破其邪恶之根性:“此必已食我同族之肉矣,予将察看。”于是立于下风,嗅其身体之体味,知其已食同族者之肉,于是不近行者,返身而行。行者知蜥蜴不来之事,将棍棒投去,未达菩萨之体,仅达其尾端。行者云:“汝其远去,予失败矣。”菩萨云:“汝今击我失败,四种地狱将不失败。”蜥蜴逃去,隐于蚁冢之中,今由一穴出头,与行者共语,唱次之二偈:

    思彼为沙门     彼无自制心

    彼以杖击我     沙门非沙门

    汝愚者!

    结鬘成何用1     皮衣有何用

    汝心抱爱着     唯外表清净

行者闻此,唱第三之偈:

    汝蜥蜴!

    汝来汝还     食稻米饭

    胡麻油盐     胡椒甚伙

菩萨闻此唱第四之偈:

    我今宁可常居此     我入百人之蚁巢

    汝之胡麻油与盐     胡椒对我皆无用

菩萨如斯云:“汝黑心之行者,若汝住于此处,人人皆曰:‘此乃贼盗。’汝将为汝托钵所往之村人所捕,遭遇残酷之打击,汝应早日逃去。”菩萨骂毕,行者即由此处逃去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黑心之行者是此欺骗之比丘,蜥蜴王即是我。”

注1 见法句经第三九四偈。

三二六 天华树华本生谭

〔菩萨=天子〕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。提婆达多使教团起分裂而离去,后其随身诸人亦与佛之高足弟子舍利弗、目犍连一同离彼而去,彼由口吐热血。于是比丘等于法堂之中开始谈论:“诸位法友!提婆达多吐虚言,僧团生起分裂,今又患病,为大苦闷。”佛出来彼处问曰:“汝等比丘!汝等今有何语,集于此处?”比丘白佛:“如是如是之语。”佛言:“汝等比丘!彼非只今日,前生彼即为谎言,彼非自今始,前生即吐虚言,恼大苦闷。”于是为说过去之事。

主分

昔日,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,菩萨为三十三天之某天子。尔时,波罗奈城施行大祭,多数之龙、金翅鸟、地上天子等均来观察。由三十三天有四位天子以天华树之华制作花环,着以为饰,前来观察。此十二由旬之都城为此花之香遍满唯一之香,人间大众巡回寻觅:“此花为何人所饰?”诸天子曰:“此等诸人探索我等。”于是由王宫之前庭上升,依天人之大威神力停留于空中。多数之人等集合前来,王与副王及其它诸人一同前来,尔后向天子等问曰:“由何处之天界而来?”答曰:“由三十三天而来。”“因何而来?”“观察式而来。”“彼为何种花?”“天上界天华树之花。”“尊神!贵君等请着天上界之另外之花,此花可与我等。”天子等曰:“此天上界之花,对有大威神力者着之合宜,而对人间世界心根卑愚浅贱,品行恶劣者则不合宜。然如人间具如是如是之德者,亦合宜善用。”其中最长之天子唱第一之偈:

    以身不为盗     以语不虚言

    得誉不心醉     彼适着天华

司祭官闻此自思:“予不具斯德中之一,然予云虚言,得此花以饰,如此人人皆以我为有德之人。”彼云:“予具如是之德。”于是持其花来饰之。然后又向第二天子乞花,天子唱第二之偈:

    求富依正道     依伪不取财

    得宝不心醉     彼适着天华

司祭官云:“予具斯德。”于是持彼而饰之。然后向第三天子乞花,天子唱第三之偈:

    心不望黄金     坚固有信心

    不独食甘旨     彼适着天华

司祭官云:“予具斯德。”于是持花而饰之。然后向第四天子乞花,天子唱第四之偈:

    人前与背后     不訾毁善人

    行如所言者     彼适着天华

司祭官云:“予具斯德。”于是持花而饰之。天子等以四花环与司祭官,自己等往天上界而去。

彼等去后,司祭官顿感强烈头痛,头如以锐利之刃物刺通,如被铁器押压之感,彼因痛而失精神,几次旋转,大声哭泣。人云:“何为而如是?”彼云:“予本不具,自称有德,以虚言而得天子等之花,予望速由我头离去。”彼望花离去而不能离,宛如铁板附着。诸人抱彼还家,彼于七日间居家哭泣。王唤大臣等曰:“彼品性恶劣之婆罗门将死,应如何为之?”众臣曰:“大王!今再一度设祭,天子等将又前来。”于是王又设祭施行,天子等又来都中,都中到处皆是花香,与前相同。彼等一同复立于王宫之前庭,多数之人等集合,品性恶劣之婆罗门被伴来俯向而卧。彼向天子乞愿云:“主人!请助我生命。”天子等云:“此花对行恶邪道之人不适,彼思骗我等,得自己虚言之报。”于多数人中责彼,由头上取下花环,与大众以训诫,各归己所而去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之婆罗门是提婆达多,天子中一人是迦叶,一人是目犍连,一人是舍利弗,而最长之天子即是我。”

三二七 伽伽蒂妃本生谭

〔菩萨=王〕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厌出家之某比丘所作之谈话。尔时佛向比丘问曰:“比丘!汝厌出家为真实耶?”“世尊!是为真实。”问曰:“何故生厌?”“世尊!因有欲情。”佛言:“比丘!妇人者不可处之大意,且不易看守。昔之贤人使妇人位于大洋中睒婆利树池中之宫殿,尚不能看守。”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。

主分

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,菩萨出生宿于第一之妃胎中,达成年后,父王死去,自行为王。彼之第一之妃名伽伽蒂,美如天女。此节述其大略,详见鸠那罗本生谭(第五三六)中说出。尔时一只金翅鸟王化作人间之相,与王共弄骰子,彼恋慕第一之妃伽伽蒂,伴彼女还金翅鸟之家,共享欢乐。

王失其妃,命令音乐神纳陀库卫拉搜寻妃之下落,彼见金翅鸟王隐于一湖水中之埃拉伽草丛中,音乐神于金翅鸟由王宫离去时,即入于其翅间,往金翅鸟之栖家,与妃相互会面,然后彼入其翼中而还。金翅鸟与王共弄骰子,彼则携带琵琶往赌博现场,立于王之傍唱歌而唱第一之偈:

    予止爱念所     彼所吹来香

    远方伽伽蒂     予心执彼所

金翅鸟王闻此唱第二之偈:

    如何超越此大海     如何超越殑伽河

    如何得以渡七海     睒婆梨树如何攀

纳陀库卫拉闻此唱第三之偈:

    依汝超越此大海     依汝超越殑伽河

    依汝得以渡七海     睒婆梨树依汝攀

于是金翅鸟唱第四之偈

    可耻予大身     可耻无思虑

    予为妻密夫     既迎且又送

彼伴妃来,送返波罗奈王,即不再来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说明圣谛之理--说圣谛之理竟,厌出家之比丘入预流果--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纳陀库卫拉是此厌世之比丘,王即是我。”

三二八 不可悲本生谭

〔菩萨=行者〕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某家主人之妻亡故所作之谈话。彼因妻之亡故,不去沐浴、不为食事、无意工作,彼唯悲哀不堪,往墓场悲叹,彷徨徘徊。

然彼内心如家中之灯火,点燃预流向之根机。佛于晨起遍观世界,览见此人,佛思“能除彼之悲叹,使彼得入预流向者,除予之外,别无他人,我将助彼完成”佛于午食后托钵归来,携同伴者至彼家户口。主人出迎,表种种敬意,使佛就座,主人礼拜,坐于一方。佛云:“信士!何故沉默?”“唯然,世尊!予因妻亡故,悲思过深。”佛言:“信士!当坏者坏,思虑其坏是为不当。昔日贤人等妻死去,‘当坏者坏’,并无愁思。”佛应彼之求,为说过去之事。

主分

此故事于第十篇之小菩提童子本生谭(第四四三)中说出,此则为其大略。昔日,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,菩萨出生于婆罗门家,达成年后,于得叉尸罗修习一切学艺,还来父母之前。在此本生谭中,摩诃萨为一少年之净行者,彼之两亲,欲为彼寻娶,菩萨云:“予欲出家。”二人再三强迫,菩萨造一黄金人形谓曰:“如得此少女,则我娶之。”两亲派遣多人嘱咐:“将此黄金人形坐于覆盖之车中,巡回搜索于全阎浮提,如发现如此婆罗门族之少女,于其处赠与人形,伴少女归来。”然其时有一积善业之人,由梵天世界降生于迦尸国之某市场村有八亿财产之婆罗门家,名桑米拉巴西尼之少女。彼十六岁时,美貌可爱,貌如天女,具一切之相好。彼女之心未曾起有欲情,为一极度清净行者。彼携黄金人形搜寻之伙伴等,抵达此村,此处之诸人见此人形咸谓:“某某婆罗门之女桑米拉巴西尼如何出现于此处?”诸人闻此,均望婆罗门之家看望桑米拉巴西尼。彼女向两亲传言:“予于双亲亡故后,即行出家,予无持家之意。”两亲曰:“吾女!汝欲何为?”于是受取黄金之人形,而由多人伴送少女。

菩萨与桑米拉巴西尼二人均在烦厌之下结婚,二人同室、同床、同寝,但互不以欲情之眼相看,二人直如净行者同住一处。其后菩萨之两亲死亡,彼于吊祭两亲之后,呼桑米拉巴西尼曰:“吾妇!予家之财产八亿,汝家之财产八亿,汝只取此财产,即可立家。予欲出家。”妇云:“公子!君如出家,予亦出家,予不能舍君不顾。”“如此请来。”于是二人将所有财产作为施物而与人,一切产业舍如唾痰,二人同入雪山之中,出家为苦行者,拾森林之树根及果实以为食,长久期间住于其所。后为得盐食与酸味之物,下雪山,次第游历,抵达波罗奈,住于王苑之中。女行者因食无味调理之饭食而罹患赤痢,不能入手有效之药,身体非常虚弱。菩萨外出托钵时,抱持彼女来至都门,使睡卧于一室板床之上,自己前往托钵。当菩萨尚未归来之际,彼女已行断气,多数人等见女行者气品高尚之姿,均围绕而悲泣。菩萨托钵回返,知彼女之死,菩萨曰:“当坏者坏,诸行无常,此乃运命。”彼坐于女行者之板上,将种种之食物一同混合而食,然后洗口。围绕其处站立人等问曰:“此出家之女行者,为汝何人?”“此为予未出家时之妻君。”“尊师!我时不能忍耐而悲泣,君如何无有悲哀之心?”菩萨云:“此人如生活在世,对我尚有某种名份,今已往其它世界,一切亦均归乌有,彼往他人之住所而去,予又如何可泣?”于是菩萨为多数之人等说法,唱次之偈:

    吾妇!

    汝于多人中存在     彼等有汝我何有

    然而我之有此爱     即我对汝不兴悲

    随其失亡者     一一如兴悲

    常入死领土     观己实可悲

    立坐与卧     又加行者

    眼开又闭     无人思龄

    不完又易变     无疑为我身

    残者垂慈念     过去不可悲

如是菩萨依此四偈,说明无常相状之法,多数之人为女行者之遗骸料理善后。菩萨入雪山地方得禅定与神通,成得生梵天界之身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说明圣谛之理--说圣谛之理竟,此主人入预流果--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之桑米拉巴西尼是罗喉罗之母,行者即是我自身。”

三二九 黑腕猿本生谭

〔菩萨=鹦鹉〕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,对不受人施与尊敬之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。提婆达多无故对佛结怨,雇弓师放纳罗吉利象,其罪世间周知,为彼所规定之食物及其它常住供养均皆停止,王亦不看顾于彼。彼之施与尊敬,皆不得受,于是至每家乞食而食。比丘等于法堂开始谈论:“诸位法友!提婆达多云:‘予将受施与尊敬。’彼虽在受食,但不能坚固维持而行。”适佛出堂问曰:“汝等比丘!汝等今有何语,集于此处?”比丘白佛:“如是如是之语。”佛言:“汝等比丘!彼非自今日始,于前生提婆达多即不受施与尊敬。”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。

主分

昔日,波罗奈国王达难阇耶治国时,菩萨为一名罗陀之鹦鹉,体大甚肥,其弟名布咤婆陀。一猎夫捕此二只之鸟献与波罗奈王,王将此二鸟入于金笼,食以甘谷,饮砂糖水以饲养,实以为非常之物加以重视。一切饮食食物,无可详论之美好。然于森林之中有一男人捕获一只名黑腕之大猿,献与国王,此一后来之物,亦善为配给饮食加以重视;于是鹦鹉等之饮食物配给粗略,不受重视。菩萨具有菩萨之特性,不发任何言语,然其弟无此特性,见猿受重视,不能忍耐,对其兄曰:“兄长!以前于此王宫,味佳之食物,皆为我等所得,今则我等不得,均持往黑猿之所。我等由达难阇耶王处不得食物,不受重视,不如往森林中住于彼处。”于是唱第一之偈:

    我等先由王得食     今则皆与栖枝兽

    罗陀!

    我等不若入森林     我等不顾财胜王

罗陀闻此唱第二之偈:

    得与不得誉不誉     受褒受訾苦又乐

    此乃人间界常法     布咤婆陀汝勿忧

布咤婆陀闻此,不堪羡猿之情,唱第三之偈:

    罗陀!

    汝实甚贤明     知未来之利

    此一贱枝兽     如何受排挤

罗陀闻此唱第四之偈:

    动耳尊大风     忿气胁王子

    食物将远离     黑腕自为此

黑腕经过数日,于王子等面前动耳,作某种之威胁,王子等皆恐怖扬声。王问:“此何事故?”臣下使王闻此事情,王云:“将彼赶走。”于是猿被逐出。鹦鹉等仍如以前得饮食物而被重视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之黑腕是提婆达多,布咤婆陀是阿难,罗陀即是我。”

三三○ 验德本生谭

〔菩萨=司祭〕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为试验其德之婆罗门所作之谈话。此故事已于以上二度(第八六及第二九)说出。此处菩萨为波罗奈王之司祭。

主分

彼为试验自己之德,彼由金库官之室,连续三日取去金货,人以其为盗贼,捉往国王之前,彼立于王之近前,唱第一之偈:

    德为最善者     世间无上物

    有剧毒之蛇     不杀有德者

彼称扬德行,求王许可出家,于是出家而去。一日,有一鹰由屠店中攫得一片之肉,向空中飞去。彼为他鸟包围,用足爪嘴等搏击,彼不堪其苦,将肉片掉落。又此鸟取肉,彼亦同样受苦,掉落肉片,又被他乌所取。如是每一取者,辄受他鸟追逐,而落肉才为脱苦。

菩萨见此自思:“欲者譬之肉片之物,执此者苦,弃此者乐。”于是唱第二之偈:

    彼时某物者     执鸟来夺食

    一物不持者     彼等皆无害

彼出都而行,途中于夜间寝于某村一轩之家。其家有一使女名宾伽罗,彼女与某男约于“如是如是”之时刻前来。女为主人等洗足,主人等就寝,彼女待此男之来坐于廊下。彼女自思:“今将来矣,今将来矣。”于是初夜、中夜已过,待至天明,”彼女断念:“彼不来矣。”于是卧床而入眠。菩萨见此情景自思:“此女因欲情思此男而坐待,今知此男不至而断念安寝。烦恼之中,欲情为苦,无欲情则乐。”于是唱第三之偈:

    无欲者乐卧     有乐之效果

    以无欲为欲     宾伽罗乐卧

彼于翌日由村中分手于森林,见森林之中有一苦行者一心修禅定而坐,彼思:“此世来世无有优于禅定之乐者。”于是唱第四之偈:

    优于三昧者     此世他世无

    得此三昧者     自他皆无害

彼入森林中出家,入仙人之道,得禅定与神通,成为可生梵天界之身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司祭即是我。”